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The Chinese Methodist Message 卫理报.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The Chinese Methodist Message 卫理报.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June 15, 2011

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 / Outlook For 2011

The Chinese Methodist Message Issue No. 819

Publication Date: 30/01/2011

Written by: Tony Hii

迈入2011年,全球普遍关注新一年的经济趋向。与2010年相比,我们是更乐观还是较为悲观?今年的前景是每一位投资者关心的课题!

去年是出乎意料的好!从生产(达5%,超越正常趋势)到危机,全球的表现可说是比预期的好很多。多项令人心惊胆跳的经济风险最终都化险为夷:美国的经济放缓并未恶化成双探底的衰退;中国不但避过此风险,经济表现更保持劲度向前冲;欧元区虽然有四个会员国面对主权债务危机,但整体来讲,这单一货币共同体仍然取得过去的成长,这要归功于成长最快与最富有的德国!

现在我们所关心的是,2011年是否循着这趋势走?

许多人或抱着乐观的看法,认为2011年将顺着2010年的势头走: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消费者与商业信心指数在提升;全球的制造业在加速中;全球金融市场一片大好,造成投资者信心大增。

如果说2010年初投资者太过乐观,那么今年年初他们的信心又显得过于轻松!这是基于全球今年的经济表现胥视三大地区的走向:新兴市场、欧元区及美国。

这三大地区朝不同方向走,具有不同的展望及互相矛盾的政策选择。这种分歧或造成更多的摩擦,其中尤其是新兴市场与富国集团之间。中美已经为了汇率政策而争论不休,今年这种矛盾或加深。

新兴市场
新兴市场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全球成长最大的贡献区。今年新兴市场的表现将保持亮丽,其成长是全球经济动力重要来源!

新兴市场的蓬勃经济在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这不但引发资产泡沫化,更有可能导致广泛的经济过热。中国式典型的例子,其打压房市就是为了冷却经济。

廉宜资金是问题的症结。新兴市场仍然奉行宽松货币政策。这导致低成本资金充斥市场。新兴市场的宽松货币政策也与这些经济人为干预本币汇率有关。

但宽松货币政策并不能与过热经济共存。今年新兴市场无可避免将面对通膨高涨。其大部分经济体或需紧缩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膨。

但紧缩要捏拿得准。若紧缩太多,新兴市场的成长将被打击。万一紧缩不足够,非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会引发更严重后果!

总而言之,2011年新兴市场或面对升高的宏观层面的冲击!

欧元区
欧元区是今年另一个明显的压力来源。在短期内,这单一货币共同体将面对成长放缓,主要原因是其中多个经济体(爱尔兰、葡萄牙、希腊等)被强制紧缩财政政策来拯救主权债务危机。这将打击成长。

除了尚未明朗化的主权债务危机,欧元区的整体银行系统也陷入危机,急需重新评估!最近爱尔兰危机说明了这点!

今年欧元区相当肯定将陷入更混乱的局面!

美国
当欧元区紧缩开销时,美国却采取相反的宏观政策,以减税及量化宽松用来刺激成长。这些大手笔的宽松财政政策将带动美国成长超越趋势。

但这将把美国陷入更深的国债危机。这是令人担心的发展!

新兴市场,欧元区与美国不同的经济趋势在个别的经济区中加深危机。

美国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及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在鼓励资金流向新兴市场。这将使新兴市场的央行更加不愿意以升息来压制通膨。这种趋势对平衡全球经济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加剧两方的债负担。中西之间的矛盾也会因此而更加复杂。

以往美国与欧元区都已合作无间及秉持相同经济理念来避开萧条。但目前美欧皆被不同的内部问题困锁着,而且采取完全相反的政策来应对。这对全球间的合作并没有帮助。

为了全球更加永续与平衡的经济成长,美国应果断采取减低赤字;欧元区应携手合作来加强经济与银行系统的基础;新兴市场应让货币增值。

但全球切莫期望太高。可以肯定的是全球今年将更加分歧。这将带来危害性的冲击!

汇丰银行看40年后的大马/HSBC's Views On Malaysia After 40 Years

The Chinese Methodist Message Issue No. 823

Date of Publication: 06/03/2011

Written by: Tony Hii

大马国民普遍都对本国在未来全球新经济局势中的排位深表关心。在变化中的全球经济势力,大马到底处在什么地位?我们是跟上了还是在激烈竞争中被抛在后头?

2001年当美国投行高盛推出“金砖四国论”(BRIC,即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后,全球感到震撼。金论的重点是预测全球未来的经济将由新兴市场主导。这理论的准确性令人惊叹!时至今日,全球已无人可否定金论所提倡的新经济势力的局面。以大马的国情与潜能,不被列入金砖四国中是一点也不奇怪!

高盛乘胜直追,于2005年向全球发表“金钻十一国”。金钻论是继金砖论后,高盛对新冒起的经济势力的看法。

大马不在“金钻十一国”中
何谓金钻11国(NEXT 11 或 N-11)?这是指经济潜力仅逊于金砖四国的十一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墨西哥、印尼、尼日利亚、韩国、越南、土耳其、菲律宾、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孟加拉),将崛起成为重要的经济体。

大马不在金钻论中是相当令人纳闷。这是预测模式的差错还是大马本身内在的因素造成高盛不看好我国未来的成长?金砖四国论证明高盛的模式是健全并且可信赖的。虽然高盛的预测模式没有问题,那么需要检讨的是大马内在的弱点。

纳吉所提倡的经济转型计划就是针对改变大马(在行政操作与经济成长上),从而把大马从中收入国晋升到高收入国,并计划于2020年实现目标。

虽然在执行(Execution)与资金(Funding)上存在着令人担心的问题,但整体而言,纳吉的GTP及ETP是非常广泛与详细的计划书。对大马国民甚至全球观察家而言,GTP与ETP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汇丰银行于今年正月发表研究报告书,题为:2050年的全球:以数量确定全球经济势力的移动。这项研究是针对新崛起的经济势力及未来全球经济的排位。

成败看经济转型计划
按照汇丰的报告,到了2050年,大马将在全球30大经济体中排位第20。这也就是说,40年后,大马将跃升为全球20大经济体之一。与目前相比,大马将往上跳17位,超越泰国、荷兰、瑞士、香港与南非。这个预测相当令人振奋!

但我们勿切太过乐观。目前更重要的是,大马国民需冷静下来,看看汇丰银行是基于什么模式来达致预测的成果。

汇丰模式是建立在两大支柱上,即经济成长(或GDP)的决定性因素以及人口统计与变化。
汇丰认为经济成长取决于三个决定性的因素:其一,经济监督(这包括货币状况稳定,政治权利,民主水平,律法治理及政府的强弱);其二,人力资本(这包括教育水平,国民的保健水平及生殖力);其三,目前的国民均收入。

汇丰银行按着一个经济体的人口统计与变化。人口足以影响劳力与生产以及国民及消费。这对经济成长起了重大作用。

纳吉的ETP与GTP多少为大马的前景加分。若转型计划顺利推展开来,大马的确可在预测内达致如汇丰银行所预测的成长。

汇丰银行看好大马,但同时也对这个新兴市场设立了许多附带条件。这些条件在很大的程度上与GTP及ETP所设立的方针差不了多少。

大马的未来可能就要看转型计划的成败!大马经济转型已经慢了12年!相当令人遗憾。但值得安慰的是,纳吉总算把这市场需要的转型做个开始!

油价攀上另一个高峰 / Oil On New High

Publication: The Chinese Methodist Message

Issue: 836

Date: 12/06/2011

Written by: Tony Hii

国际油价基本上是由五大因素决定:供应、需求、炒作、美元及中东局势。这些因素虽没有相互作用,但都足以左右石油价的波动与走势!

石油价格攀高在触动全球经济的神经线!以目前接近120美元一桶的价格,国际层面有足够的理由担心居高不下的原油价将冲击复苏乏力的经济。

高升的油价除了加重工业成本,连锁效应,引发通货膨胀加剧。这不但拖累经济成长,亦增加老百姓生活的担子,所牵连的层面非常广大。故油价升高的杀伤力不容小觊!

国际油价基本上是由五大因素决定:供应、需求、炒作、美元及中东局势。这些因素虽没有相互作用,但都足以左右石油价的波动与走势!

从70年代至今,油价暴起无一不与这五大推手有关。

油盟(OPEC)石油部长于最近发表联合声明,认为OPEC已尽所能力控制油价攀高,不过要把价格抑制在120美元一桶以下并非易事。

这种趋势相当令人担心。全球的弱势经济已经笼罩在通胀的阴影下,现在又加上高油价所带来的压力,前景实在堪虑!

让我们就从这油价五大推手来探讨国际原油价的走向。
(一)油需求
随着经济的复苏,全球的油市目前已平衡。但根据国际能源局(1EA)的估计,今年日油需或再增加170万桶。去年因经济复苏有力,日油需增加约达270万桶。
这样看来,在油供吃紧之下,今年油价难免进一步走高。

(二)油供应
全球绝大部分产油国都已耗尽产能。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将无法通过增产来应付今年额外(差不多日需170万桶)的需求。在供需的原理下,油价自然升高。
今年油价需将处于紧绷的局面。全球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沙地阿拉伯,因为它拥有全球最多后备产能的油产国。目前OPEC的后备产能达日产500万桶,而沙地就占了日产350万桶。这些后备产能是用来应付突发事件造成油供受干扰。
沙地日产350万桶的后备产能勉强可应付今年油需的增加,但是否足以应对更大层面的油供干扰(例如北非与中东的区域动荡)却是大问题。
这成了油供今天不确定因素之一。所以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刺激油价走高。

(三)炒作
油是全球基金炒作的重要对象,原因是这商品拥有很高敏感度,很容易被抄起牟利。
美国四大炒油天王(高盛、花旗、摩根史丹利与摩根大通)在2008年金融海啸可把全球的油价吵得闹翻天。
现在经济复苏,加上量化宽松,相信这四大天王不会放弃投机赚钱。
今年基金热炒油价是肯定的!这将节节推高石油价格!

(四)美元
美元在走上长期弱势!这种趋势与美国的天文数字国债有直接关连。全球在预测下一个金融大灾难或是美国泡沫的爆裂!
油价是以美元作为交易单位。美元趋贬意味着油价必须走高,这样产油国才能补回在美元上的损失!
今年油价肯定随着美元的走低而攀高!

(五)中东局势
北非中东供应了全球35%的油需,是重要的产油区。这地区的动荡犹如针扎在国际石油市场的神经线上,容易刺激油价上升。
北非的起义事件已造成油价暴升。目前大家所担心的是,这种起义若扩散到中东地区,事态或会演变成如1973年的石油禁运,伊朗革命或伊拉克攻打科威特所引发的震惊与恐慌!
目前北非与中东仍然充满不确定因素,因此油市场恐慌在所难免!这种不安的心里在推动油价走高。
也难怪OPEC的石油部长会说要把油价抑制低于120美元一桶已是不容易了。这五大推手在把国际油价推向另一个高峰,极有可能破2008年创下147美元一桶的高点!